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舞之臻境,为不舞 ——听陈慧老师《与象共舞》有感

舞之臻境,为不舞 ——听陈慧老师《与象共舞》有感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5日  字体:

  

舞之臻境,为不舞 ——听陈慧老师《与象共舞》有感

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  李维勇

教学一种舞蹈,舞得漂亮可以让人觉得绚烂飘逸!然教学之舞却又是最难跳的,因为它没有基本形、基本式,全在乎舞者用心去经营,用心去谋合。

我不是一名善“舞”者,在此,我不知惶恐,姑妄对陈慧老师的《与象共舞》一课作一家之评。

《与象共舞》一文是对异国民情风俗的介绍性文章,那么今天陈慧老师便带着我们走进了泰国,不仅领略了其中的独特风情,更把握了泰国独特的民情脉动,那就是——和谐。

本课教学在结构上相当清晰。

大致可分为两个版块:

一是人象熟视无睹,没有距离。二是人象和谐相处,没有距离。

两个“没有距离”的教学看似平行铺陈,然而细品之却有着不同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人象熟视无睹,没有距离”的教学重在感受人象之间形质上的“近”。陈老师引领学生品味了第一、三自然段,感受了一番象对人、人对象的熟视无睹,并感悟了大象目光中的晶莹温和、非常平静、不慌不忙、悠闲沉着。

而第二个层面“人象和谐相处,没有距离”的教学则重在感受人象之间心质上的“近”。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陈老师花了较大的力气进行教学指导,通过让学生说印象深刻的片断,并加以品味,走进了大象的心灵,感受了它们的聪明与灵气。第五自然段,则放时间让学生去品味难忘进一步感受到了和谐。具体教学我不加以展开。

这样,在教学结构上达到了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效果。

不过读了几遍课文,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有理,大家一起商榷。

我发现课文中写和谐相处的部分,主要还是停留在表演活动上,我们是否可以在感受了和谐之后,再回归到前面的熟视无睹部分,再来品味一下它的眼神是否更好,让学生体会不管是表演也好,生活也好,大象都是泰国人的朋友。

陈老师的教学成在清晰,然失亦在清晰。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之后对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迁移运用,而非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新的知识点。因此,教学之舞的主角应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所能做的便是为学生搭一个可以跳舞的舞台而已。

基于这点考虑,我作以下教学设想:

首先让学生由题入手,初读课文。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哪里写了与象共舞的情形。学生自然只能找到课文的第五段。

其次让学生在感受了第五段中人象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课文中还有没有写“与象共舞”的内容,促使学生思考前面在写什么,完成内容的梳理。

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几块内容间的关系,揣摩“与象共舞”的内在意味。

最后,质疑题目,让学生通过换题的方式来体会“共舞”其实是“各谐共存”的意思。

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开放一些,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更自主一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都能做一个舞者。教学之舞的最高境界或许就是教师不舞吧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wunianji_490_22354.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